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研究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研究专题博客。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要求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议论文和一般的说明文,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流畅。其中,议论文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倡在对材料内容思考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自己的语言,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与价值取向。思辨性作文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议论文。因此本课题在研究中将议论文,尤其是思辨性议论文的作文训练作为优先选项。

2.批判性思维:不少学者都对批判性思维内涵做了界定。其中,最被广泛接受的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教授罗伯特·恩尼斯的版本:“所谓批判性思维,是针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定,而进行的理性的反省思维。”所谓理性就是人们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所谓反省思维,美国著名学者约翰·杜威将其定义为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董毓教授在其2010年版的《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教材中将“求真、公正和反思”这三项列为批判性思维的主轴精神,但后来他又将“开放性”列入其中,最终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求真、公正、反思、开放”四大原则。

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探求“批判性思维”在学生思维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老师们通过对当下语文学习特点的研究,让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内容设计呈现难度上的阶梯状态,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由浅入深地提升思维品质,从而获得“批判性思维”的提升;通过教学实践,对议论文分类别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以期形成一系列成功的教学案例,形成一定的实施策略。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如今是一个全球互联,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扑面而来,亟需正确辨别信息,提升个人思维和高效学习。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审视生活的方法,在今天被发展为一种叫做批判性思维的思想体系,成为当代社会理性思想的基础。在语文作文写作中,尤其需要培养这种能力。

在中学语文作文写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思维浅表化,不能透过社会、文化、生活的现象直击问题本质;作文中往往人云亦云,热衷说一些正确的废话,缺少自己独特的认知;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论证中依靠直觉感性判断、堆砌事实论据、论证语言空洞混乱等问题依然严重。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国外批判性思维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批判性思维概况,批判性思维影响因素,批判性思维的改善途径等相关研究。研究批判性思维影响因素的文献多采用问卷法,即对被试实施问卷测试,进而分析影响因素中各维度是怎样影响批判性思维的。

教学领域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文献较多,大多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培养特殊的学习技能,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等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有的研究也证明,通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而对学生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的培训,也能够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

在知网上,本人以“批判性思维”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止到2022年3月28日共搜索到10886条记录。涉及到大学学段的临床医学、学术英语、新闻传播、护理、哲学等专业,以及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语文学科中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搜索结果中,再以“写作教学”作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搜索,共搜索到300余篇文献。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研究批判性思维在具体的某一文体(如表述为论说类、时评、议论类)的写作教学中应用问题,这类研究通常是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思维工具;二是关于写作教学的批判性思维提升训练的实践研究,这类研究旨在提升批判性思维。但是,限于篇幅,很少有分文体,分类别,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问题的,这对于高中一线教师的指导性意义必将大打折扣。

关于“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有一本专著值得注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这是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田洪鋆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对复杂而综合的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进行厘清,着重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术模块——论证其在学习中的运用。不过这本书更多的是面对社会读者,对于高中生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较少涉及,教学参考价值不是太大。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研究还并不深入,这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实现人性教育的现实需要

学校的育人理念目标是实施人性教育,培育有为人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课堂就是一个主阵地,而在课堂之前,学生在接触学习之前,首先是对接收到的各类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判断、证实。中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这也是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杜克国际教育”研究机构对中国高中生参加SAT(一项针对申请美国大学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标准化英语考试)进行调查研究后,发布了《中国SAT年度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300分。这 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充分说明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是促进写作教学的有效手段

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缺少主动性,缺少思想性,写作所体现的理解和分析的深度不够;论证技能生疏,推论与解释能力不足;面对问题难以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面对事实难以防范认知偏差,理性分析能力欠缺;面对事理难以进行过程反思并加以审慎判断。以上认知方面的缺陷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欠缺都制约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当前,高中生思维发展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高中生的批判性、思辨性思维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分析能力、解读能力可以有效规避思维谬误,从而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让作文审题立意精准,推论解释精确。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过程反思、审慎判断,构建逻辑更为严密的论证,说理更为深刻的语言,有效提升推论与解释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具有反思性质,要求用质疑的精神去审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语言,强调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写作后注重反思与评价。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高中写作讲评课,将会改变原有的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互改、师生共议,敢于批判质疑的生本课堂。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是促进写作教学的有效手段。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 形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设计真实、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整合信息类文本、时评、书评、高考作文材料等,拓展实践空间,增加思维广度;设计典型、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 形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系列案例。系列案例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展示。

3.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描写到概括到论说到思辩,有明显提升。

(二)主要内容

1.批判性思维内涵研究 

加强文献研究,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厘清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具体特征,可以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2.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研究

针对在校高中师生,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高中阶段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实施情况(重点在方法、路径等),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化策略提供有效依据。

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的案例研究

案例是研究的具体呈现形态,课题组将围绕批判性思维,根据写作的教学内容,分年级、分模块进行研究,建构多样化的文本整合范式和课堂呈现形态,形成丰富的课例资源,不断反思,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方案。

4.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

研究要着眼于最终的效果,课题组将跟踪课题实践的全过程,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全面分析和研究课题的实施效果,努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并争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三)研究重点

1.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2.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典型案例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为指导思想,通过文献查阅,梳理相关理论、相关已经成型的教学活动设计案例,在本校一以贯之的“思辨性”阅读和写作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活动设置、总结梳理,形成具有先进理念指导、具有明晰操作要义的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校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路径。

(二)主要过程

(1)第一阶段(2022年4月-2022年6月)课题申报与开题阶段

阶段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完成课题开题工作;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根据分工,规划、细化研究内容的目标、任务以及成果预设。利用新学期,设置各项调查表,完成调查及其分析。组织课题组成员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梳理。

阶段成果形成:完成课题申报活页、课题评审表的填写;完成课题方案设计;撰写理论学习心得,完成理论综述。 

(2)第二阶段(2022年7月—2023年9月)课题研究展开

阶段 

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研究内容。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交流研究进度、成果以及困惑;及时发表研究论文。

阶段成果形成:完成相关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等,并接受课题中期验收。

(3)第三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阶段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以及整理等。

阶段成果形成:发表相关论文;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接受专家评估验收。

(三)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制作一些关于课题的问卷(图表,试题等形式),在课前让学生首先通过阅读文本,然后完成相关的图标等内容,收集汇总相关数据,完成课前的内容调查。

2.调查研究法。了解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找出研究的重难点素,掌握研究的起点和脉搏,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3.文献研究法。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整理相关理论,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作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并运用现今国内外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的基本内涵、特点研究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4.经验筛选法。对成功案例、经验进行梳理、筛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研究更有成效,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针对性更强。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批判性思维与高中议论文从内涵到外延可以紧密结合,高中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写作要求、行文思维完全适合运用批判性思维。充分运用批判性思维,把该思维核心能力融入高中议论文审题立意、论证分析、深度说理、自评互改的写作全过程,实现运用思维指导写作,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双向提振。

2.运用批判性思维是促进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主动性,提升思想性,加深学生理解和分析的深度,提升推论与解释能力以及理性分析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过程反思。

可能的创新之处

1.形成可资借鉴的方法路径。通过研究,探索出在高中语文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着力点及路径方法,着力从议论文的不同文体切入,结合其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地具有操作性的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路径方法。

2.形成写作教学的全新序列。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研究者的教学实践,在日常教学中有目地穿插训练不同类型的议论文文体,成序列地设计一些训练点诸如审题立意训练,概念界定训练、分析论证训练、反向立意训练,驳论训练等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具备一定的校本课程价值。只有真正将这类思维能力的训练纳入日常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作文的立意打磨、写作训练,才能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通过传承,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课程价值。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团队力量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成员能够积极收集文献,指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进行升格文章,以此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以及质疑精神,这位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一手资料。

2.研究基础

为了高质量完成好本课题,课题组全体成员先期共同阅读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批判性思维与写作》一书,对写作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了大致了解,为开展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我们还查阅了大量关于“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教学”方面的有关资料,了解了该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最新信息动态。

3.保障条件

我校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高度重视,“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共识。语文组教科研氛围浓郁,成果显著,研究成果在校内外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学校在课题研究,教师外出学习、各类培训以及进修等方面的经费支持不遗余力,学校经常邀请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座。因此,本课题有足够的保障条件。

评论